平凡的战位 奋斗的青春丨导航兵:守望战鹰平安“归巢”
汽车行驶到田野尽头,一座小院显露出来。抬眼望去,仿佛只有高高矗立的铁塔和几根天线,能够将这座营盘与民房区分开来。
台站很小,小到可以用步数丈量面积:从南大门走到北墙根——75步,从东围墙走到西围墙——62步;
有人说,导航台犹如一座座“灯塔”,为战鹰校准凯旋的航迹。对此,连队干部张伸辉感触颇深。
高考之际,张伸辉因视力不达标与飞行员职业失之交臂,他在模拟飞行游戏里延续自己的“飞行梦”。但即使在游戏里,飞行也并非那般容易。“着陆”时,由于找不到机场跑道带来的低“生还率”,成了他久攻不下的难关。
刚来到导航连,张伸辉马不停蹄地前往各个点位熟悉连队情况。那时,并非专业出身的他对导航连有了更深的了解:每一架飞机能精准着陆,离不开地面导航设备提供保障。导航台,便是其中重要一环。
在导航连,有很多像这个导航台一样的点位。它们或近或远地散落在机场周边,用无线电波校准战鹰“归巢”的航迹。
这是一座座与众不同的军营:两三名战士和一条狗的标准“组合”、一套导航保障设备,担负起了不平凡的战备保障任务。
生活上,从锅碗瓢盆奏响的“交响乐”,到果蔬林木搭建起的“户外园林”,做饭、修理、铺路、种植、养殖,他们样样精通。
在这份与众不同中,我们更能“品”出导航兵的可贵之处——坚守在众人视线之外,常年与孤独相伴,却兑现着“人在阵地在”的承诺。
某导航台台长、一级上士张建博说:“我最喜欢听战机归航时的轰鸣声。”张建博忘不了,自己第一次站在院子里与战机“对望”的那天。那时,他暗下决心,要做一名让飞行员放心的导航兵,守护他们平安归航。
坚守平凡,守护不凡。小小院落,把信号传向广阔天空。关于小与大,导航兵有自己的辩证法。
滴滴答,滴滴答……导航机里传来熟悉的声响。一束束无形的电波,以特定的频率在机房回荡。
操作面板上,罗盘循着电波的“轨迹”,指针微微偏移,精准指向跑道的方向。此刻,飞行员顺着指引,驾驶战机从台站上空呼啸而过。
这里,是电波跳动的原点。一束束电波从这里发出,搭建起战鹰“归巢”的必经之路,也将导航兵与战机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“列兵牟晓淋,成绩合格,可以‘放单’。”听到考核结果宣布的那一刻,牟晓淋如释重负,长舒了一口气。
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。作为某导航台的“新人”,牟晓淋刚刚完成两个月的带教学习,得知考核组要来台站进行上岗资格认证考核,他拍着胸脯向台长梁新东表示:“放心吧,肯定没问题。”
装备基本开关机流程操作、应急供电……牟晓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顺利完成。正当牟晓淋暗自得意时,考核组突然“发难”:要求他讲解设备原理,并绘制设备运行基本工作原理流程图。
牟晓淋一下子慌了神:虽然自己对日常操作还算熟悉,但对装备理论却是一知半解。磕磕绊绊说了一通,也没答到点上。最终,考核组判定牟晓淋成绩不合格,上岗考核不通过。
“做一名合格的导航兵,绝不只是会开关机那么简单。”连队干部的告诫让他惭愧地低下了头。
从那天开始,牟晓淋决定和眼前这台设备重新“认识”一下。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朋友,牟晓淋却想千方百计地走进它的“内心世界”。通过每天请教台长,翻阅专业书籍,牟晓淋对设备的理解逐渐深入,理论短板慢慢补齐。在一个月后的复考中,牟晓淋成功拿到了导航专业上岗资格。
看过《士兵突击》的人,都会对“草原五班”感触颇深。在那个远离团部、一度被人遗忘的角落,却成了“未来兵王”成长的起点。
在一些人看来,导航台远离主营区,工作单一,只需要听令开机关机。其实,这是一种误解。
某导航台台长、一级上士梁新东刚来台站时,也曾以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保管和使用好设备,确保供电不间断。梁新东没想到,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。
导航台的设备性能比较稳定,但偶尔也有“发小脾气”的时候。如果遇到此类情况,他们会打电话给场站的自动化站,请他们派人来维修设备。有时,就连板件松了这种小事,自动化站的战友也免不了要“出个公差”。时间一长,自动化站成了奔波于各个台站“救火”的“消防队”。
近年来,飞行保障任务越来越多,各岗位装备、设备开机时间越来越长,自动化站的“抢修订单”多得接不过来。
那年夏天的一个飞行日,室外气温逼近40℃。一阵刺耳的告警声打破了蝉鸣,也让正在进行值机保障任务的梁新东瞬间清醒了不少。原来,是信标机出现了故障。
“飞机就快到达本场,到导航台发挥作用的时候了。”梁新东急得干跺脚,马上抄起电话打给自动化站,需要紧急抢修设备。电话那头,维修技师也很无奈:“赶过来时间肯定来不及,只能我讲你操作……”
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梁新东历历在目:“我打开设备机盖,检查板件状态,在查到某个部件时,表笔显示断路。原来是高温导致电路板损坏,我又赶紧拿来备件进行更换。”
短短几分钟,设备恢复运转。梁新东没想到,自己眼中的棘手难题,在三两句点拨下迎刃而解。
“作为连队骨干,竟然连台站装备都不会维修。”擦着额头上的汗,梁新东既紧张又羞愧。梁新东把这件事进行复盘,引发了大家共鸣:必须摆脱依赖心理,倒逼自己一把。
为达到“故障不出台站”的目标,连队党支部决定对症下药,采取强弱结对、邀请维修技师授课、邀请院校教员指导等方式,提高台站的装备维修能力。这一套“组合拳”打下来,战友们完成飞行保障任务更有底气了。
经过一系列业务培训,梁新东通过了“归航—指点信标机务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”。近几年,导航连专业培养迈上了新台阶,越来越多的导航兵考取技能证书,实现了能力进阶。“完成开机只要一两下动作,让电波持续跳动却需要过硬本领。”梁新东说。
早上六点半,一双大手推开了机房大门。某导航台台长、二级上士田伟熟练地开机、调谐,例行检查设备状态,这是导航台的战士们每天必备的一项工作内容。
“导航兵,一定要耳聪目明。”最初学习设备操作时,师傅总是告诉田伟,耳朵要随时听设备发出的响声以及变化频率,眼睛要随时关注可能发生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。此刻,师傅的话又在田伟心中默默响起。
240V~180V。突然间,显示屏上波动的数字映入田伟眼帘,这让他格外警醒。不间断电源发生大幅变化,警报器却没有动静。
设备越来越智能化,理论上不会是显示屏的问题。田伟决定,先从最有可能出故障的供电查起。快速取出万用表,插入总电源进行测试,果然不出所料:某一项电压数值为零。
“确定是供电出了问题!”飞行计划即将实施,田伟立即向连队报告。最终,连队协调电工进行抢修,找出了问题的症结:台站院子外面,一根高压线被刮断了。赶在飞行前,电工顺利接好了线路。
如果当天没有按照规定试机,或者没有细心留意到数据变化,会产生怎样的后果?田伟不敢想象。
不久后,田伟坐在机房里进行一次试线,耳边响起熟悉的滴答声。突然,声音里不寻常的变化吸引了他的注意,本该重复两遍的摩尔斯码漏拍了一遍:“如果不是仔细听或者是特意听,根本听不出其中的差别。”
能精准锁定每一次跳动的变化,就是凭借对声音的敏感。虽然设备并没有进行告警,田伟还是进行了一次故障排除,在一番探究后精准锁定故障,排除了可能出现的风险。
起初来到导航台,田伟觉得设备发出的滴答声是困扰睡眠的“杂音”。现在,他认为滴答声是最美妙的声音,伴随着这熟悉的声音,才能睡得更加安稳、踏实。
人,就怕在一天天的重复中变得麻木;变化,也总在不经意间泛起涟漪。台站设备,可能在99%的时间里正常工作,但那1%的不正常却危害极大。田伟意味深长地说:“坚守的价值,就是为1%的可能做100%的准备。”
一级上士韩晓迅,是某导航台台长。也是在一次试机中,韩晓迅观察到屏幕突然闪烁、忽明忽暗,不但亮度不稳定,文字也变得模糊。
虽然故障仅持续了一两分钟,屏幕便恢复正常,韩晓迅心里却不镇定了:当天还有飞行,机场也有兄弟单位飞机驻训,保障任务繁重。韩晓迅一边谨慎保障当天飞行,一边凭借多年工作经验,快速做好预案。他甚至想到了第三种方案:“如果备份也坏了……”
一连几天,韩晓迅发现装备保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,但屏幕仍偶尔出现闪烁,令人摸不着头脑。“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?”查阅大量资料后依旧没有头绪,韩晓迅决定邀请其他几个导航台骨干进行“联合会诊”。最终,大家将目光聚焦在一块电源板上。
当大家更换了新的电源板,开机后的结果又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:故障依然存在。疑惑之际,韩晓迅脑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:“会不会是屏幕自身的问题?”韩晓迅立即拨通了厂家电话。在和厂家工程师联系后,电话那头的反馈证明了韩晓迅的猜测:问题就是接线端和排线的接口氧化,导致接触不良。此刻,韩晓迅长舒一口气,压在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。
不久后,连队协调工厂寄来改良后的新配件,大家合力将连队全部同款设备的隐患部件都更换了一遍。“装设备故障,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池,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似问题。”韩晓迅说。
2022年,上级组织导航专业某课目比武。王仑在电话抽考中,思路清晰、回答流畅,被考官当场夸赞:“导航专业理论扎实。”
理论学习需要沉下心。高中毕业后,王仑选择当兵,并在三年后考进空军通信士官学校中波导航专业。每天“啃”书本,是王仑综合成绩稳居专业前三的“秘诀”。
分到导航台后,王仑遇到了一次设备故障。这位导航台的新人,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。顺着王仑的思路,故障部位被精准锁定。台长张建博露出了满意的表情,不吝赞美:“小伙子不错,有两把刷子!”
“一时的表现不算什么,细水长流才是真本事。”现在,王仑时常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备课,在局域网上为战友们进行线上业务理论授课。
与王仑的专业基础优势不同,田伟获得的荣誉,则是自己一点一滴练出来的。田伟的手上,除了厚厚的茧子,还有多处擦伤后留下的疤痕。
导航车架设课目对速度、力量、敏捷要求很高,需要5个人密切配合完成。作为3号手的田伟,主要负责安装地线,他需要在同伴配合下,一口气将8个一米长的地钉深深砸入地下。去年盛夏的一个半月,田伟砸了近万锤。
“每次架设中,砸完8颗地钉我几乎都是眼冒金星。一颗钉子需要6~10锤,每天练3~5次,算上自己加练一天得三四百锤。”夏天闷热,田伟手掌的茧子每两三天就要磨破一次。“皮一撕、泡一挑、碘伏一擦,戴上手套就又拿起铁锤,咬牙继续砸。”田伟回忆说。
正是靠着这股韧劲,田伟作为单位主力队员,取得了战区空军比武第二名的成绩。
上等兵高帅是个腼腆的00后。大学毕业后,他毅然选择入伍,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当兵的梦想。来到导航连,本来不声不响的他却在去年的演讲比赛中捧得第一名的奖杯。
去年11月,连队组织“家乡变化我来讲”演讲比赛。为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,高帅果断报名,反复打磨稿件、熟悉背诵,每天对着镜子练习眼神互动,还拉着台长当观众提意见。
“参加这次演讲比赛,不仅让战友们对我的家乡有了深入的了解,也提升了自信心。”高帅说。现在,高帅在台长韩晓迅的鼓励下,大胆迈出了考学的第一步。
下士秦梓清忘不了去年的秋天。满院的树木渐渐变黄,落叶堆积了一尺厚。因为工具不称手,只能从小树林里一袋一袋往外扛,这场像“蚂蚁搬家”一样的树叶清扫活动,3个人足足干了一个月,那时秦梓清第一次感觉到:“我们的院子真大。”
下士魏道伟记得那是2021年的冬天,导航台外墙的砖在外面,需要换“新衣”。他和台里战友一起,用小滚轮自己动手施工,来回刷了两遍,遮掉了外墙的砖体,还将标语投影到墙面上,描边、涂色。
“这几亩小院,承载着导航兵军旅生涯的平淡与热烈。”每一位导航战士的一言一行,无不流露出对战位最真挚的爱。
这里,是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导航连某导航台。台站很小,小到可以用步数丈量面积:从南大门走到北墙根——75步,从东围墙走到西围墙——62步;台站很大,它的存在关乎战鹰每一次平安起落,肩负着无法量化的责任。